拉丝模的孔型设计理论经历了两个阶段:曲线型和直线型。
(1)曲线型(即R型)
拉丝模曲线型孔型设计理论自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机械工程师设计发明,之后得到广泛应用。50~60年代,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大都采用曲线型孔型。50年代初,我国吸收了前苏联的先进技术,即在拉丝模的研磨中使孔型的各区域圆滑过渡,必须把入口区、润滑区、工作区、定径区、出口区等五部分的交接处用半径很大的圆弧连接,使孔型的纵剖面线形成一个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大弧线。这种孔型在当时的拉丝速度下是适合的。但70年代以后,国外的拉丝速度一般能达到1000m/min甚至更高,原有的曲线型孔型理论已不再适合高速拉丝的需要,模具寿命短、频繁停车换模,不能稳定地高速生产,因此发展新的孔型理论己是必然。
我国的拉丝模生产基本上是沿用前苏联50年代的工艺规范,至今没有多大改变,目前拉丝模生产仍以手工操作为主,制模设备陈旧落后,模孔表面粗糙度值高,模套尺寸没有统一标准。一些厂家从国外引进高速拉丝机,只有采用进口拉丝模才能达到设计指标,如果采用国内拉丝模,则必须降低拉丝速度,因而直线型拉丝模的优势逐渐被认识。
(2)直线型
1980年美国马克维罗(T·Maxwall)和肯尼思(E·G·Kennth)提出了适应高速拉丝的直线型孔型理论,这种理论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拉丝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近年来,通过对从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意大利、瑞典等国引进的拉丝模实测表明,这些国家采用的拉丝模孔型是直线型。
直线型拉丝模由:入口区、压缩区、定径区、倒锥、出口区等几部分组成,如图1所示。压缩区、定径区、倒锥是拉丝模最为关键的部分,入口区和出口区次之。各部分的纵剖面线必须是直线;相邻部分的交接处应呈明显夹角,甚至可以是尖锐的;入口区的角度比R型大,为60°~90°;去掉了R型的润滑区,将压缩区(即工作区)比R型加长50%左右,润滑膜的建立引向入口区和压缩区,以形成更致密的润滑膜,适应高速拉丝的需要;定径区呈圆柱状,改变了R型定径区的锥型;增加了倒锥,其功能是防止拉制完成的线材在离开定径区和遇到铜渣时遭到损坏。 |